张少华曾因饰演“丑娘”爆红,后饰演了一辈子“妈妈”,
她的脸上写满沧桑,剧中的她让无数观众感动。
她也收获了一段平平淡淡的爱情,婚后生活幸福美满。
原本以为她会安享晚年,可没想到一场疾病带走了她的生命。
在住院治疗期间,有人目击她独自在医院接受检查,而她病床旁鲜少出现儿子张晶的踪迹,这一幕不禁引发了网友们的感慨。
她与儿子张晶之间究竟有何纠葛?时至今日,她已离世将近两年,而她的丈夫张惠宝的生活状况又是如何的呢?
1.
张少华,1946年,出生于北京。
她家里共有九个兄弟姐妹,父母仅是普通的劳动者,一家十几口人挤居在狭小的平房里,生活条件极为艰苦,常常为食物不足而忧虑,只有在佳节庆典时才能享受一顿饱餐。
那时,最小的弟弟刚降临人世,母亲不得不留在家中悉心照料,而整个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父亲一人的肩上,他孤身一人外出打工,维系着我们的生活。
就是这样艰苦的家庭,老天还是没有放过他们。
张少华3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独自抚养着九个孩子,家庭的经济支柱不复存在,生活陷入困境,一度难以维持。
幸好她很懂事,从小就知道替妈妈分忧。
自幼,这些孩子未曾购置过新颖的服饰,衣物皆由母亲亲手裁剪缝制,一旦破损,便细心地一针一线修补完整。
她常常在深夜中惊醒,目睹母亲辛勤地缝补衣物,因此她决定向母亲学习缝纫技艺,以便将来能够减轻母亲的负担。
可是母亲一人实在是照顾不过来,只好把她被送到外婆家养着。
自幼,她便与外婆同住,外婆性格纯朴,家境并不富裕,然而对张少华却极尽疼爱之能事。
外婆对她的影响很大,她的性格和外婆性格十分相似,都很朴实。
外婆钟爱戏曲表演,常携她同行至剧院观赏,舞台上的演员们生动演绎,令她觉得趣味盎然,久而久之,她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张少华每次观赏完戏剧,便会回到家中,随即依照脑海中对台上演员形象的印象进行模仿,而且每次都能将演员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复刻出来。
没有任何人教她,她都能很好地唱出来,很有天赋。
当年只有13岁的张少华被评剧院的招生公告所吸引,得知每月可领到16元工资,她心中燃起了极大的兴趣,于是带着一颗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面试。
面试过程非常顺利,她的表现深受老师们的喜爱,就这样她进入剧院学习,她这一生因此有了巨大的转变。
日复一日的训练异常艰难,然而张少华对这次难得的机遇倍感珍惜,她勇于承受艰辛,毫不畏惧挑战。天还没亮就起床训练,晚上睡觉的时候衣服都能拧出水。
有了专业的训练,她的唱功越发精湛,成为台里的新一代。
她有更多机会上台表演,甚至还有机会与新凤霞等名角同台表演。
她更加刻苦学习,别人练习到12点,她就练习到1点。
辛勤耕耘终有收获,她的付出得到了台里领导的认可,因此之后她常常被赋予关键角色。
在《杨三姐告状》这部作品中,她虽戏份不多,却令众多观众难以忘怀。
她渐渐成为剧团中的王牌演员。
领到补贴之后,张少华并未随意挥霍,仅保留了自己日常饮食所需的部分,其余金额悉数交给了母亲与外婆。
她知道母亲爱吃花生,每次下班回家都会买一些花生带回家。
随着岁月的流逝,母亲的年纪逐渐增长,牙齿变得不再锋利,难以咀嚼食物,于是她将花生研磨成细腻的粉末,然后溶解于水中,为母亲调制成了易于饮用的饮品。
几年后,张少华长大成人,邂逅了爱情。
2.
她每天的工作很繁忙,导致没有时间回家,经常在团里呆着。
节日之际,团队中多数成员已返家团聚,唯有张少华坚守岗位,这时忽有声音向她询问:“过节怎么不回家?”
她顿了顿说道:“工作太忙了,你呢,你怎么也没回家?”
他说自己是外地的,回家一趟太麻烦,索性就留在团里转转。
两个人聊了起来,原来他叫张惠宝,唱老生的。
剧院里工作的他们,经常抬头不见低头见,每一次的邂逅都少不了几句交谈,渐渐地,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
张惠宝不爱说话,耿直,不知道怎么对张少华好。
张少华在某个清晨醒来,感到身体不适。她自小习惯独立,不喜打扰他人,因此并未就医,只是独自卧于宿舍之中。
正好张惠宝来找她,发现她额头很烫,立刻带她去医院看病。
张少华在病床前细心地照顾她,为她熬制粥汤,目睹这个男人如此体贴入微,她内心深处充满了感动。
由于她自幼便失去了父亲的庇护,未曾真正感受过父爱的温暖,当这个男人突然出现在她生活中,对她关怀备至,无微不至地照顾她,她的内心自然而然地生出了几分亲近之情。
张惠宝对她早已心生好感,只是他言语笨拙,又羞于表达自己对她那份特别的情感。
他们相识已久,始终保持着朋友间的情谊,然而某日,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,毅然决然地向张少华表达了自己的心意。
他邀请张少华一同用餐,菜肴陆续上桌,随后他问道:“你能否接受与我持续共进餐点的提议?”
张少华愣了一下,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:“愿意。”
之后两人就在一起了。
他们的个性截然不同,张惠宝性格内敛,沉默寡言,对于女孩的心思更是毫无头绪。
而张少华为人直爽,有什么说什么,两个人在一起相处非常快乐。
那个年代的爱情,牵了手,就是一生。
交往不久后,两个人便商量起结婚的事情。
张少华领他回到家中与父母见面,他内心颇为紧张,于是询问张少华的母亲喜爱何种食物,以便能够投其所好。
买好礼物后,张惠宝去登门拜访,走进家门才发现忘了带礼物。
尽管如此,老人并未介意,他看张惠宝为人诚实,待女儿亦十分亲切,于是便答应了。
两人简单地举办了一场婚礼,只邀请了几个亲戚。
婚后两人一日三餐,过着平淡的生活。
剧院给两人分了一间40平的房子,两人就住了进去。
张少华每天下班回家后就开始做饭,等着丈夫回来一起吃。
然而,某日丈夫迟迟未归,不久后接到电话方知张惠宝遭遇了不幸。
张惠宝性格直率,性情急躁,一旦在外遭遇他人欺凌,他绝不可能选择忍耐。
某次他在工作中与人争执,言辞激烈,争执声在剧院中回荡,二人争论不休。
听到这件事,张少华赶忙跑到院里劝架。
她对跟张惠宝吵架的人解释道:“他脾气不好请你不要在意。”
费尽周折才说服了那两个人,回到家后,她还不忘对丈夫进行安抚。尽管丈夫在外时性子较为急躁,但一回到家中,他绝不会毫无来由地对张少华发火。在妻子的温柔安慰下,他的怒气也随之消散。
张少华并不会无保留地迎合丈夫,尽管他们之间感情深厚,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摩擦和矛盾。
每次两人意见不同时,就会展开一场“大战”。
你一言我一语,发表自己的看法。
张少华有时情绪激动到无法忍受,便会径直出门,将丈夫孤零零地留在家中,待几个小时后,她便提着满满一袋蔬菜返回。
此刻,双方都已平复了怒气,张少华着手准备烹饪,而丈夫则适时地走到她身边,向她诚恳道歉,随后接过她手中的食材,前往厨房忙碌起来,不久后,两人便重归于好。
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了一年,张少华查出有身孕了。
她把这个喜讯告知了丈夫,丈夫在喜悦之余,亦深刻意识到身为一位父亲所肩负的使命。
他担负起家中所有家务活计,包括烹饪、洗涤餐具与衣物,经过这一连串的辛勤劳作,他深刻感受到了妻子所承受的辛劳。
在丈夫的细心照顾下,张少华顺利生下一个儿子,给他取名为“张晶”。
这对夫妇对这个孩子疼爱有加,他们均致力于辛勤工作,期望未来能为他提供更优越的生活条件。
张少华产后不久便重返评剧团岗位,尽管她的丈夫并非像她那般繁忙,却也无法全天候照料他们的孩子。
他们便将刚满月的婴儿送至张少华的母亲家中,那里有她的母亲以及兄弟姐妹们悉心照料。
母亲抚养了众多子女,在育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对张晶关怀备至,同时小姨和舅舅们也对他的成长倾注了无尽的关爱。
只是张少华与丈夫整日忙着工作,只有周末才有时间回去看张晶。
时间长了,张晶和他们两个人关系有些生疏。
夫妇俩深感悲痛,深感未能给予儿子应有的关爱,因此决心弥补这一缺憾,便在他14岁那年将他接回到家中。
张惠宝为了弥补对儿子的亏欠,渐渐将重心从工作转移到家庭。
而张少华在院里工作没有以前繁重,也有时间陪伴儿子。
原本以为此生将波澜不惊地度过,却未曾料到,一个意外的机遇彻底改写了张少华的人生轨迹。
3.
随着时代的变迁,评剧的表演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热度,她的演出场次也在逐渐减少。恰在此时,一部影视剧向她伸出了橄榄枝,邀请她参演。她心想,既然有空闲时间,不妨去尝试一下。
在剧中她饰演一个巫婆,这是她第一次拍戏,却很顺利。
虽然是一个小角色,但她也会努力做到完美,将巫婆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拍完这部戏,她依然在评剧院演出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
几年后,《龙堂》剧组开拍,有一个小角色迟迟定不下人选,导演很是苦恼。
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张少华拍的那部剧,他眼前一亮,就是她了。
于是导演来到评剧院找到张少华,问她愿不愿意来剧组拍戏,她直接答应了。
从这次开始,她正式踏入演艺圈,成为一名演员。
她不看重角色大小,不看重戏份多少,更不看重片酬,只想把这个角色演好。
她演了无数配角,其中大部分都是演的主角的妈妈。
后来她演过《还珠格格》,饰演为陷害紫薇而找到的假舅妈。
还曾出演《武林外传》,也是饰演母亲。
许多电视剧中都有她的影子,每一个人物性格都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丈夫成为她的粉丝,每天下班回家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她的剧,看完还不忘给她一些鼓励和夸赞。
2005年的某一天,她在剧组拍戏时突然接到姐姐的电话,说妈妈重病,她立刻跟院里请假回去看妈妈。
看着妈妈虚弱地躺在床上,她非常心痛。
“妈妈走了,你们几个要相互照应着。”说完便永远闭上眼睛。
就在她伤心之际,突然接到一通电话,对方是白玉兰奖主办方,说她获奖了,邀请她去参加。
听到这个消息,她既开心又遗憾,自己被认可了,但是母亲却没能看到她获奖。
颁奖那天,她眼含泪水,称能获得白玉兰奖,都要感谢母亲的支持。
成名后,她不忘初心,踏踏实实拍戏,努力演好每一个角色。
终于,她迎来了巅峰时刻。
在演过无数小角色之后,终于有剧组看到她身上的品质,邀请她出演《我的丑娘》。
她看完剧本后,被丑娘的经历和作为母亲伟大的爱深深打动,她一定要演好这个角色。
拍摄之前,有人建议为了让她更加贴合这个丑娘的形象,想着要不要给她弄一些伤疤什么的,让她看起来很丑,而她表示不需要。
她认为不需要特意凸显出丑娘的抽,丑娘最重要的特点不是“丑”,而是她的善良和伟大的母爱。
她把自己的脸抹黑,穿着破旧的衣服在喧嚣的人群中乞讨,十分真实,播出后感动无数观众,她也因此被广大群众认识。
拍完这部戏后,张少华深深感受到丑娘对儿子的爱,她开始反省自己,觉得自己对儿子的亏欠太多了。
之后她只要没有戏拍就会在家陪伴家人,儿子张晶开始接受她,和她关系有所缓和。
他十分懂事,尽管从小没有人管着,学习成绩一直到高中一直都是班级前几名,后来还考上了清华大学。
张少华和丈夫对这个儿子感到十分骄傲。
毕业后儿子张晶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,为张少华生下一个孙女,张少华十分疼爱,为了给他们买房几乎花完了这几年赚的钱。
她本该享安度晚年,没想到一场疾病让她永远离开我们。
4.
2010年她在拍戏时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,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她患了慢性阻塞性肺病,家人们知道后很伤心。
她笑着安慰道说:“没事的,会好起来的。”
这段时间她按时吃药,积极配合治疗,丈夫也守在病床前照顾她,但是效果却不太理想,有时还会咳血。
这段时间她住过好几次院,但是身体稳定的时候又会坐着轮椅去拍戏。
她拖着疲惫的身躯拍摄了《娘道》《勇敢的心》。
后来拍摄时有一个场景是在地下室,她抵挡不了潮湿的环境,发烧了。
为了不耽误拍摄进程,她硬撑着拍完了。
拍完后她又一次被送到医院,医院仿佛成了她第二个家。
在医院她没有一点架子,对医护人员非常友好,十分配合治疗。
儿子儿媳工作十分忙碌,没有时间一直在病床前照顾,于是丈夫张惠宝便说:“你们工作吧,你们妈妈有我照顾。”
在拍摄《勇敢的心》时,她认识了杨志刚,两人关系情同母子,杨志刚从她身上感受到了母爱,认她做干妈,之后两人感情越来越好。
住院期间,他经常来探望张少华,甚至比亲生儿子张晶来的还要勤快。
这段时间虽然被病魔缠身,但有丈夫的陪伴,她很开心。
吃完饭后,丈夫会陪她出去散步,跳舞。
她多想时间停留在这一刻,一直和丈夫在一起。
然而,2021年3月,张少华没有战胜病魔,永远地离开了。
5.
离世之前,她说:“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儿子,我亏欠他太多。”
并且她还嘱咐丈夫不要太伤心,看开点。
她离世后,张惠宝悲痛万分,她无法接受妻子的离开。
葬礼上,他抱着张少华的照片泪流不止。
仅仅几天,仿佛老了10岁。
儿子和儿媳不忍心看到父亲一个人生活,提出让他搬过来和他们一起生活。
而张惠宝却拒绝了,他要守着这个40平米的小房子,这里有他和妻子的回忆:“你妈最喜欢这里,我要留在这里陪着她。”
他经常一个人发呆,嘴中不停念叨着张少华的名字。
还会找出她以前拍过的电视剧来一遍一遍播放,跟着她的情绪体会她当时的喜怒哀乐,就好像妻子仍然陪伴在自己身边。
儿子心疼他,安慰他说:“妈妈在天之灵也不愿看你这么伤心。”
这句话,张惠宝听进去了,为了让妻子安心,他也应该振作起来好好生活。
但他心中永远怀念张少华。
看到父亲慢慢看开,儿子建议他说可以再找一个人一起度过晚年,可他却严词拒绝,他这一生只有一个妻子,那就是张少华。
张少华生前想要和干儿子再次合作《勇敢的心2》,但无奈身体原因她留下了遗憾。
2022年《勇敢的心2》开播,为了悼念妻子,张惠宝发文悼念。
没有一句想念的话,却字字透露着怀念。
结语:
张少华和张惠宝结婚几十年,生活平淡而幸福。
在这段感情中,我们看到了一份真挚美好的爱情。
即使张少华已经不在世上,但她永远活在丈夫心中。
张惠宝还是像以前一样爱着她,并且伴随他的一生。
普通人怎么加杠杆炒股,正规炒股软件有哪些,配资实盘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