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阿姨听小区邻居说"睡前多喝水能排毒",就每天睡前咕咚咕咚喝下一大杯凉水。结果才两个月,她夜里频繁起夜,一晚上要跑三四趟厕所;早上起来眼皮肿得老高,膝盖也又沉又胀。
去医院一查,发现肾脏已经岌岌可危了,医生告诉她:适量的喝水没错,但是睡前喝水太多反而会损伤身体。
睡前当然可以喝水,但一定要记住"适量"两个字。晚上睡觉的时候,我们虽然躺着不动,但呼吸、出汗都会带走身体里的水分,血液会变得黏稠。这时候少喝点水,能补充水分,让血液没那么黏稠。
那喝多少才合适呢?一般来说,睡前喝半杯左右就够了,大概100-150毫升。这个量既能缓解口渴,又不会让身体攒下太多水分。喝水时间也很重要,最好在睡前1-2个小时喝,给身体留够消化和排尿的时间,别刚喝完就躺下。
还有,喝水的温度也要注意,建议喝和体温差不多的温水,大概35-40℃。太凉的水喝下去,肚子会不舒服;太热的水容易烫坏嗓子。千万不要用饮料、浓茶、咖啡代替白开水,这些饮品里含有的咖啡因会让人兴奋,晚上睡不着,还容易频繁跑厕所。
1、总跑厕所,睡不好觉
正常情况下,晚上睡觉的时候,肾脏会自动减少尿液生成,这样我们才能一觉睡到天亮。但要是睡前喝了太多水,肾脏就会"加班工作",产生更多尿液。结果就是一晚上被尿憋醒好几次,严重的可能要跑三四趟厕所。
睡眠总被打断,根本睡不踏实,更别提进入深度睡眠了。深度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、恢复体力的关键时期。长期睡不好,白天就会没精神,注意力不集中,记性变差,还容易心烦发脾气。
时间长了,身体抵抗力也会下降,三天两头感冒发烧。对老年人来说,晚上频繁起夜还有摔倒的危险,特别是摸黑上厕所的时候,万一摔一跤,后果不堪设想。
2、全身水肿
白天活动的时候,水分能跟着血液循环排出去,或者变成汗水蒸发掉。但到了晚上,人躺着不动,血液循环变慢,身体代谢也跟着减慢。这时候喝太多水,多余的水分排不出去,就会跑到身体组织里,引起水肿。
最常见的就是早上起来眼皮肿,眼睛都睁不开;严重的话,小腿、脚踝也会肿起来,用手指按一下,会留下一个小坑,半天才能恢复。水肿不仅看着不好看,还会让人感觉浑身沉重、不舒服。
心脏不好的人更要注意,水肿会让身体里的血液变多,心脏要更用力才能把血液泵到全身。时间久了,可能会加重心慌、气短的症状。
3、伤肾又伤身
肾脏就像身体里的"过滤器",负责把身体里的废水和废物过滤出来,变成尿液排出去。睡前大量喝水,肾脏就得连夜加班,不停过滤水分。
偶尔一两次还好,肾脏还能应付过来。但要是长期这样,肾脏就会累坏,正常的过滤和吸收功能都会受影响。时间长了,肾功能会下降,出现晚上尿多、尿液变稀等问题。本身就有肾病的人更要小心,睡前大量喝水会让病情雪上加霜。
1、老年人
年纪大了,肾脏功能会慢慢变差,本来就容易晚上尿多。要是睡前再喝很多水,起夜次数会更多,睡眠质量也会更差。而且老年人血液循环没那么快,喝水太多容易水肿,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2、高血压患者
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控制血压,而身体里水分太多会让血压升高。睡前大量喝水,晚上血压可能会剧烈波动,脑出血、心梗这些严重问题随时可能找上门。所以高血压患者睡前一定要控制喝水量,别让血压失控。
3、肾功能不全者
肾功能不好的人,肾脏已经没办法正常排出身体里多余的水分和废物。睡前大量喝水,水分排不出去,会加重水肿,肾功能也会进一步恶化,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心力衰竭。这类患者一定要听医生的话,严格控制每天的喝水量,包括睡前的饮水量。
4、心脏疾病患者
心脏就像身体的"水泵",心脏不好的人,心脏功能本来就弱。大量喝水会让身体里的血液突然变多,心脏负担加重,可能会出现胸闷、喘不上气等症状,严重的还会诱发急性心衰。所以有心脏病的人,睡前千万不能喝太多水,否则会有生命危险。
总之,喝水也要讲究"天时地利人和",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,掌握好喝水的量和时间,让喝水真正成为保护健康的帮手,而不是负担。只有科学喝水,才能让身体一直保持好状态。
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故事情节纯属虚构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。
普通人怎么加杠杆炒股,正规炒股软件有哪些,配资实盘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